「馬蹄蓮空間設計」專業從事室內空間設計、室內陳設藝術設計的設計機構。秉承人文精神與現代設計相互依托、相互聯系的脈絡,將人文精神運用到設計中,陳熠先生、肖鋒先生認為設計應探尋人與空間的關系,將人文、幸福、自然、藝術全部結合在一起,并締造出具有較高文化內涵,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間。
|探尋人與空間的關系
空間在設計時必須與時代、環境、文脈等相互協調,這個過程本質上是互動的人無時不刻地生活在各種空間環境中,人創造了環境,環境影響了人,在創造與影響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,環境與人之間形成了各種微妙的關系,人與空間環境的交互無時不刻地進行著,所以,空間設計要體現以人為本;
探尋人與空間的關系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,設計者可以獲得空間所傳播的信息內容,如功能的實現、美的感受、以及空間表達的文化意義,從人與空間的體驗關系、空間環境中人的參與性、人與空間的相互交流性以及挖掘人性背后的故事,將這些融合運用在設計里,以設計來提高生活幸福指數。
|打破舊有的行業認知
「馬蹄蓮空間設計」肩負著希望可以改變行業的一些現狀的使命,我們不以"產值論"為主導方向;裝飾行業快速洗牌的大背景下,我們始終摒棄"產值論"方向,堅持不斷探索學習;我們深度學習色彩知識與文化運用、燈光藝術及燈光色彩、燈光環境與人的心理與生理關系;
生活的美感,不僅在于物體之中,更存在于人與物產生關聯的故事之中;故我們去深度研究學習收納系統與物之日用之道;什么是美?什么最有珍貴意義?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答案。對于形態、色彩、材料而言,每個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不同的記憶和經驗;我們挖掘這些物里的細節與結構,并結合設計藝術,被重新組合和重新定義;我們會根據每個人內心需求的特質,并以此創造出個人關于美的獨特感受。
|觸動人心的才是好設計
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藏著他真正喜歡的東西,這些東西都需要被喚醒,我們就是一把鑰匙,喚醒人們內心深處的記憶和思想,把使用者的記憶和思想轉化為設計語言,作為某種符號、色彩或者形態等有用的信息,融入產品里,使用者就會容易被這些信息喚醒回憶,這時,形態帶出了連綿不斷的影像,顏色也有了讓人能感知的溫度,材料似乎也有了讓人感動的故事。這樣的狀態下,很容易瞬間勾起使用者的想象,使用者所有的感官都被觸動起來,聽覺、視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等不同感官所產生的感覺彼此互相溝通、影響,這才是真正用設計締造了生活的幸福。
生活中,我們每個人背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包袱,好的設計就像是手電筒散發的光速,雖然微弱,卻足以讓你看見前進的路;好的設計不約而同地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幅幸福的畫面,讓我們覺得那是我們生活的延伸,它說出了我們一直想說,卻又無能為力表現出來的內心的憧憬。
|尋求最簡單的解決方案
很多時候,過多的繁文縟節會把原本簡單的事情弄得復雜繁瑣,設計也是如此;"道尚取乎反本,理何求于外飾",我們追求的道,就是,返本還原、回歸自然;我們追求的理,無須添加任何裝飾。也許最簡潔的最終極的境界是"無"吧,在追求這個境界的過程中,自然與物所呈現出的簡樸、安靜和內斂,恰恰給設計者留出了更多的空間。
|深話淺說 長路慢行
常言道,教學相長,我們愿意分享我們的設計經驗與設計思想,那些我們曾經走過的許多彎路,我們期望后生設計從業者可以少走一點。
我們常常交流學習,接受學習就是接受一次新的洗禮,就是又一次的自我成長;我們給予團隊的每個人更為自由而廣闊的空間,讓團隊的每個人得到個性化的發展;我們在不斷的培養人才,不斷的去學習,以達到良性循環,這一點上,任重道遠。
|被認可的滿足與成長
尋求被認可的滿足感,是人的社會性中最大的動機。為尋求認可而努力是人之為人的核心所在," 最初的人 " 追求的不是物質占有,而是欲求他人承認自己的自由和人性。
這些年,我們一直努力著,起初我們服務家裝業主,被認可后轉之承接家裝業主的私有商業產業,口口相傳,使得我們在商業空間上也得以新的突破。
|好設計有靈魂
好的設計,融合產品,觸動靈魂。
很多時候,對細節的計較也是對生活態度的計較,好的設計就在這個計較中,完成了產品功能性與審美性的平衡,讓你會心一笑;那什么是靈魂?
如何把靈魂融入產品之中?很多人會認為貴的or 進口的就是有靈魂的,遺憾的是,靈魂沒有公式。有靈魂的產品可大可小,可便宜可昂貴,可簡單可奇特,可優雅可奇異,我們配合設計尋盡全球產品資源,完成了沒有高價格亦可以擁有內心所適合的產品。靈魂就像美一樣,當你嘗試去定義
它的時候,它就像汽水一樣蒸發掉,但是當你遇見它的時候,就能立刻把它認出來。由靈魂設計出來的產品會讓人很容易愛上,創作屬于自己的美好內心世界。
|回歸人文精神
設計是文化,是人類對自然理解后的意識,是現代藝術、文化水平的集中體現;如何把一個人對生活的感受用藝術的高度,審視生活,既源于生活,又高于生活;它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審美表現形式,將人文內涵與設計相結合,以情動人,它營造出極富感染力的人情氛圍,透出詩人的文化內涵與文化氣質、深入人心。
包豪斯的創造人懷特格羅佩斯在本世紀初提出 "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 "的基本原則;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我們理解的設計仍是一樣,任何設計都是為了人,為了滿足人類的物質生活、精神生活、生理需要、心理需求和享受;因而,馬蹄蓮空間設計需要灌注人文精神,就是要通過設計使得人與物,人與人,人與環境,人與社會相互協調,使人們從物的擠壓中解脫出來,其生存環境更加符合人性,心靈上得以舒適與放松,生活更加美好。
|馬蹄蓮設計之美
一件設計,就仿佛一段俊秀的小文,
初見樸實,卻耐得起琢磨,
久見的人瞬間會心一笑,
便嗅出了歲月的味道,看出了人文的圖式,
領略了文心和幸福,也每每沉浸其中不能自拔。
設計經過歲月的打磨,歷經各種文化和社會洗禮,便超越了純碎的使用功能,變成了一種情感的依托,人與設計相互依存,建立了某種親密關系;它不再是一件無生命的東西,而是寄托了人們的心情和思想。
|虛室生白
詩人朗費羅說過"對思想純真的人來說,一切皆是純凈;而對詩意的人來說,一切都充滿詩意"。歸根結底,人這輩子只做了三件事:做別人眼里的自己,做自己眼里的自己,做自己內心的自己。
也許人生命中最大的快樂,就是不再被別人的看法所困擾,不再去取悅別人,發自內心做著自己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情;也許當我們不再需要期許外來的贊美,不在佯裝外在需要的時候,我們才會找到內心的自由,才會物我兩忘,內心的純粹會指引我們走向內心真正的寧靜和滿足。
虛乃心也,心若能空靜,則純凈獨生。胸中脫去塵埃,自然丘壑內營。內心融通無礙,虛無一物,和煦的陽光才能照進來。
這便是莊子說的 "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"。樸為專一,素為純粹。純粹真正體現了事物的本質,也只有認識到了事物的本質,才能做到純凈不雜,專心一意。
|當下與未來的我們
當下,中國的設計正處于蓬勃發展的初級階段,在設計中應用人文精神內涵,作為審美的啟示性;設計應該是技術,審美與生活的整體性結合,是功能,形式與技術的總體性協調,通過物質條件的塑造與精神品質的追求,我們以創造人性生活環境為最高目標,而不是停留于表面形式的推敲。
羅永浩說過 " 2019可能會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,但卻是未來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" 。就我們的觀點認知而言,沒有最好的市場和最壞的市場,我們永遠在做自己,看清自己,找準自己的位置,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,知道自己的追求和目標是什么,用心去服務好每一位業主,服務好每一個項目,我們相信未來會永遠是燦爛的。